1951年,初春。一辆汽车行驶在黄土高原上,道路坑坑洼洼,车里沿着车厢挡板坐了一人,一对年轻夫妻也在其中,他们是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万桐书和歌唱演员连晓梅,他们此行是按照中央的指示,紧急前往新疆对一门叫做“木卡姆”的民间艺术进行抢救性保护,目前全疆能够完整演唱全本木卡姆的只有一个老人,名字叫吐尔迪·阿洪,已经70岁了,木卡姆随时有失传的危险。曲谱整理抢救的艰巨程度远超万桐书想象,木卡姆无论乐律、乐调、节拍、节奏、旋律都异常复杂很多音符按照传统方法根本无法标注,加上木卡姆结构庞大,这项工作像一座触不可及的山峰,举步维艰。万桐书被老人的歌声所感染,老人也逐渐敞开心扉,琴为心声,两个人从语言不通、陌生、隔阂、矛盾到逐渐相融、理解,最终克服生活观念习惯上的巨大差异,结下了高山流水,生死相念的一段真挚友情。万桐书向老人承诺,一定会完成这项工作,让木卡姆永远流传下去,吐尔迪阿洪感谢万桐书挽救了木卡姆,万桐书说,你才是最伟大的,你的木卡姆会永世流传,你的名字必将被后人牢记。老人一下哭了起来。1960年,万桐书带着出版的《十二木卡姆曲谱总集》和唱片来到吐尔迪·阿洪墓前,完成了当年对老人的郑重承诺。2005年,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第三批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名录,在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下,将这民间艺术走向世界舞台。
<
- 1
- 2
- 3
- 4
- 5